春節(jié)我在崗 | 北京麋鹿生態(tài)實驗中心:守護呦呦鹿鳴,新春接力不停
有一種默默守護,叫“春節(jié)我在崗”。當你我闔家團圓的時候,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;當你我在歡度佳節(jié)之際,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默默守護著萬家燈火。
他們在平凡的崗位踐行著不凡的諾言,他們是千千萬萬堅守崗位的科技工作者,讓我們聆聽“這個春節(jié),我在崗!”的故事。
記者/李慧 編導/任孝鵬 段大衛(wèi) 拍攝/張星海 段大衛(wèi) 設計/孫燕燕 秦童
坐落于南海子公園的北京麋鹿生態(tài)實驗中心里,值班的同事們一邊討論著鹿群健康狀態(tài),一邊享用著熱乎乎的春節(jié)餃子。
“每逢重大節(jié)假日,中心都是領導帶班并輪流值班。今年,我們又一起守著麋鹿過年?!?/b>中心主任白加德說。
? ? ?
守著麋鹿過年
冬季是疫情傳染病的高發(fā)時節(jié),春節(jié)期間正值麋鹿保護的關鍵階段。白加德告訴記者,這時候,雄性麋鹿正在脫角長茸,野性十足,打架過程中剛長出來的茸角極易受傷,甚至斷裂導致大出血,需要時刻掌握傷情恢復狀況;雌性麋鹿有的正處于孕期,需要監(jiān)測是否流產,特別關注整體飲食與膘情。
此外,還要及時清理結冰的道路,保障飼料運輸,讓麋鹿們能夠飽腹過冬。
工作人員正在為麋鹿制作飼料
麋鹿苑內,還生活著鴻雁、野鴨、河麂、蒼鷺、灰雀、八哥等濕地動物。對麋鹿棲息地生物多樣性的監(jiān)測和記錄,也是春節(jié)值班期間的重要任務。
中心科普活動主管侯朝煒從大年三十到年初二都在苑內值班,“我在麋鹿苑從事科普教育工作近30年了,春節(jié)期間,除了例行的鹿群監(jiān)測和安保工作外,為游人做一些麋鹿的科普講解,也是非常有意義的。”
? ? ?
麋鹿小寶的故事
“小寶呢,小寶在哪里?”望著遠處烏泱泱的鹿群,白加德舉起望遠鏡,下意識地搜尋起麋鹿小寶的身影。每次觀測鹿群,他都會特別留意這只人工養(yǎng)殖長大、最后又成功回歸鹿群的麋鹿。
白加德正在觀測鹿群
“小寶是一個棄子,大約在十年前,我們發(fā)現她被母鹿遺棄,便收留撫養(yǎng)起來。放歸鹿群的第三年,小寶就懷孕了,至今已為族群生了五只小麋鹿,非常不錯?!碧峒靶?,白加德親切得就像在談論自己的孩子。
常年和麋鹿打交道,工作人員和麋鹿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系。白加德補充道,“有一次小寶找不見自己的孩子,這時候飼養(yǎng)員正好去給麋鹿送飼料,小寶就用嘴拉著飼養(yǎng)員的衣服,讓他幫忙去找孩子,這樣的現象發(fā)生過好幾次?,F在,我們還能通過喊小寶的名字,把她從鹿群里叫出來。”
小寶舔舐剛出生的幼崽(白加德供圖)
歸功于像小寶一樣稱職的麋鹿媽媽們,如今,苑內的麋鹿種群數量已達到180多只,今年又新生了40多只小麋鹿。不久前,中心還向浙江臨安輸送了30多只麋鹿,為麋鹿種群的遷地保護工作做出了貢獻。
? ? ?
生物多樣性保護,任重而道遠
麋鹿是濕地的旗艦物種,曾是中國特有的大型食草動物,并經歷了本土滅絕。如今看到的麋鹿,都是重新引進并繁育起來的。目前,中國的麋鹿數量已達到1.2萬只,野外種群數量達到5000只。
白加德介紹,麋鹿種群恢復需要經歷飼養(yǎng)管理、疾病防治、遺傳瓶頸三大關口?!?strong>每一關的攻破都需要科學研究作支撐。為此,中心引進了大量高層次人才,他們專注于飼養(yǎng)管理、行為調查研究、疾病分析治療等領域,承擔著大量科研任務。”談及同事們出色的科研能力,他頗為自豪,“其中好多人已經成為了高級研究人員,有八位博士正在從事麋鹿相關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工作……”
2023年,中心將繼續(xù)深入開展麋鹿遺傳多樣性評估、疾病防控、遷地保護工作,進行濕地多樣性恢復研究,并與江蘇大豐自然保護區(qū)首次實現兩大麋鹿母系種群互換。
麋鹿保護非一朝一夕之功。“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,既艱苦又艱難,需要我們科技工作者俯下身子,把科學研究與野生動物保護緊密結合在一起,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。”白加德說。